为推动垃圾分类工作进一步落实,我校组织相关人员积极学习相关文件制度,从组织架构、宣传培训、设施效果等方面开展了自查自纠,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为校内教职员工解读垃圾分类基本政策,明确全体师生员工、物业应尽的责任,要求要加强垃圾投放引导,做细做实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垃圾分类。
一、组织管理
1.制定本校的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建立垃圾分类工作组织架构,落实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制度。要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要求,落实党委和政府主体责任,把垃圾分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切实增强政治担当、责任担当和行动自觉。
2.在垃圾投放点要有投放指引,学校有日常保洁制度、有分类管理台账。
3.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工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并记录。
二、宣传动员
1.在显著位置公示投放指引及相关制度,有宣传标语、海报、垃圾分类活动公告等,形成良好的垃圾分类宣传氛围。
2.定期组织垃圾分类管理人员、工作人员、保洁人员等开展垃圾分类培训。
3.定期开展垃圾分类宣传等活动。
三、分类设施
1.按垃圾分类文件要求,分类投放点设置科学合理,收集容器功能完好。办公室、教学楼、实训楼、宿舍舍、公共区域(走廊、操场、校道等)设置垃圾分类收集容器,饭堂设置专门的密闭容器单独存放厨余垃圾,设置专门的有害垃圾投放场所或容器,设施设备配置充足,标志规范清晰。
2.垃圾投放及收集规范作业,美观整洁,无明显异味。
3.有采取源头减量措施,如双面打印、提供无纸化办公等,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
4.设置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公示牌。
5.台账管理完善,分类管理责任人、环卫作业人员要清楚收运处理去向及流向。
四、分类效果
工作人员熟悉垃圾分类知识,并积极参与垃圾分类,达到分类投放准确,分类收集作业规范。
学校要定期投入资金,探索智能分类,设立智能型生活垃圾分类设备。
东莞理工学校
2020年1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