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学校传媒艺术系2023级计算机平面设计(1)班在专业教师团队带领下,赴东莞潮玩中心开展“AI+潮玩”主题研学。本次活动由传媒艺术系助理陈燕华老师、班主任肖乔尹老师及专业任课教师庾泳琳老师携手策划。在潮玩中心行业导师团队的精心指导下,师生们共同深入探索了AI技术与潮玩产业融合创新的奥秘。

23平面1班全体师生合照
一、探秘全球潮玩IP矩阵解码
步入占地2000㎡的潮玩产业展示中枢,3D全息投影与数字孪生技术还原出完整产业链生态。在导览员专业解说中,同学们系统梳理了从IP孵化、三维建模到量产制造的完整流程,重点研习了泡泡玛特、ToyCity等头部品牌的视觉语言体系,展厅内的智能交互装置更让师生实时体验了AR增强潮玩的沉浸式场景。

导览员向同学们进行专业解说

同学们观摩展厅内的潮玩产品
二、聚焦生成式AI技术基础知识
在潮玩中心数字创新实验室,资深AI架构师易玟文通过“理论解构+案例推演”的教学模式,深入浅出地阐释了生成式AI的核心理念、技术原理以及在不同领域的应用逻辑,重点解析了多模态大模型的参数训练机制,并现场演示提示词工程(PromptEngineering)的精准构建方法。同学们借助“AI潮玩角色生成”这一实战演练,深入探索角色设定的精髓、风格迁移的奥秘以及参数调优的精细技巧。

潮玩中心易老师致欢迎词

同学们认真听讲
三、实战潮玩AI设计
在行业导师指导下,同学们运用StableDiffusion+Midjourney双模工作流,完成“国潮神话IP现代化重塑”命题创作。在讲师的悉心指导下,学员们纷纷启动AI工具,巧妙输入诸如“设计哪吒IP形象”等创意提示词,随即生成了众多风格迥异的哪吒形象,并顺利将其导入3D建模AI中,生成了初步的建模样稿图。最终,学员们的建模作品百花齐放,有的作品洋溢着传统神话的深邃韵味,有的则巧妙融合了现代潮流元素,大家在亲身实践中尽情挥洒创意,深刻体会到了AI技术为潮玩设计带来的无限可能与独特魅力。通过参数化建模与三维建模引擎的协同应用,实现AI生成概念的快速产品化。


行业导师实操过程讲解
四、明确复合型设计师成长路径
压轴的产业沙龙特邀潮玩产业研究院设计总监吴哲龙进行职业发展解析。基于行业人才需求图谱,提出“T型设计师”培养模型:纵向深耕三维建模、材质表现等专业能力,横向拓展用户洞察、供应链管理等商业思维。现场发布的《2025潮玩设计趋势白皮书》更揭示了AIGC技术对设计岗位的能力重构方向。

吴哲龙老师分享行业趋势
五、学员成长印记
在返程大巴上,教学团队引导同学们复盘讨论。陈晓宇同学感叹:“AI并不是替代了设计师,而是让我们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吴妙妍同学则对3D扫描技术产生浓厚兴趣:“要成为懂制造端的设计师,才能让创意真正落地。”这些认知飞跃印证了产学融合的价值——不仅让学生触摸到产业前沿,更为教师团队提供了教学优化的新方向,让师生共同完成了对智能时代设计人才培养的重新定义。依托东莞潮玩产业集群优势,理工学子立志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创升级注入全新动力。